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渔业保险支持海洋牧场建设

近期,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守望·深蓝三下乡队伍对广东省沿海9市的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保险的一线入户调研圆满结束。此次调研旨在探讨海产品养殖户的真实保险需求及偏好,进一步分析养殖户对海洋渔业保险的偏好差异,对优化现代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的配套政策设计和推动保险产品服务体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调研背景:海洋牧场,潜力无疆;保险需求,护航希望

现代化海洋牧场作为一种新型的渔业生产方式,是新时代培育海洋新质生产力、践行海洋强国战略和维护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渔业保险能够有效转嫁海洋牧场经营过程的一揽子风险,理应成为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的重要金融工具。但是,当前中国的渔业保险市场发育相对庞大的水产养殖规模稍显滞后,养殖户的保险需求未能被有效激发与准确识别,渔业保险供需错配问题突出。广东省作为海洋经济大省,目前已建成16座国家级海洋牧场,渔业的不断发展和养殖户风险意识的提高催生出新的保险需求,中央一号文件等国家政策对渔业保险的支持力度不断增加,但省内海洋渔业保险聚焦于风力指数保险,养殖户的多元化保险需求未得到有效满足。问题的核心在于海产品养殖户的保险需求未能有效识别,导致保险供需错配,限制了保险市场潜力的充分发挥。基于上述背景,华南农业大学守望·深蓝团队开展了调查研究,以期厘清海洋渔业保险市场发展滞后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调研团队于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深入走访广东省沿海9市多个渔村,通过问卷调查、深度访谈等形式,从需求端厘清当前海洋牧场保险的发展现状及养殖户的诉求。

图1 调研团队在惠州赤岸村

图2 调研团队在台山鳗鱼养殖基地

养殖户普遍认可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看好发展前景

团队设计了“保险支持广东省海洋牧场建设”问卷,向养殖主体(包括家庭经营、公司经营和合伙经营)了解其基本情况、海洋牧场认知、风险认知、受灾经历和投保意愿等信息。调研发现,大部分养殖户比较认同或非常认同广东省发展海洋牧场是十分重要且具有前景的。团队同时设计了选择实验测试养殖户需求偏好,选择实验发现,养殖户对保险产品的偏好明显,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提供保单抵押贷款、低保险费率、快速赔付和高保额的保险产品,而保险产品的核心属性是激发养殖户投保意愿并转化为实际参保行为的关键因素。

图3 调研团队在揭阳望前村与养殖户合影

图4 调研团队在茂名莲头村调研后合影留念

调研期间,团队还与基层养殖户进行深入交谈,围绕“新型保险产品需求的选择实验”“推进海洋牧场建设是否会造成未来海产品供给过剩、价格降低”“如果提供海产品价格指数保险,当市场价格低于目标价格时保险公司进行赔付时是否愿意购买”等开放性问题。调研团队了解到,现代化海洋牧场建设、鳗鱼产业链一体化以及养蚝技术的创新为渔业转型升级提供了巨大机遇,但是融资困难、保险供需错配以及资源枯竭风险等问题仍是亟待解决的挑战。

图5调研小组成员在与基层渔民访谈

海上牧场:大有可为且必将有所为

在配套政策设计方面,团队建议在需求侧创新保险宣传形式、完善基层协保体系。在供给侧上,既要设计匹配养殖主题发展需求的保险产品,制定年龄分层策略;也要从金融服务层面推广保单抵押贷款、优化海洋牧场全产业链金融服务,加强财政补贴。

结语

华南农业大学守望·深蓝团队为期一年的调研,为了解广东沿海基层渔村渔业保险市场需求提供更加详细的一线调研资料和客观的实证研究分析。团队成员表示:“未来将继续关注现代化海洋牧场养殖保险的实施效果,以及推动政策优化和险种创新,助力广东海洋经济的‘腾笼换鸟’”。

About 宏观经济网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